参考消息网7月22日报道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7月17日刊登题为《西班牙人口结构的巨大缺口正演变为整个欧洲的“生存威胁”》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西班牙正面临一个看似奇特的问题。与欧洲主要经济体及其大部分地区的人口高密度相比,西班牙的人口密度要低得多,每平方公里95人,而德国是240人,法国123人,意大利206人。此外,西班牙国内也存在着异常高的密度不均现象,这种不均衡将国家划分为“城市化西班牙”——人口密集地区,如首都马德里——以及人口稀少的“空心化西班牙”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埃斯特雷马杜拉或卡斯蒂利亚-莱昂都属于“空心化西班牙”地区。人口下降进而导致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和公共服务提供上的不平等问题,这已经引起整个欧洲的警觉。西班牙发生的情况似乎预示着欧洲其他地区可能面临的未来。
这些问题中多数与经济因素相关。人口统计和地理位置对经济有着显著影响,而“空心化西班牙”就是证明。“空心化西班牙”面临着基本服务的缺失、机会和收入的不平等,以及加速的人口转型,这使得问题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加剧。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导致西班牙广大地区缺乏基本资源和服务,这反过来又加速了农村向城市的人口继续迁移。占西班牙总面积75%的市镇仅集中了西班牙5.7%的人口,这使得这些广阔地区在政治和社会影响力上都远低于大城市。
《金融时报》的报道指出,“农村人口流失问题在欧洲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早已存在,如今演变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生存威胁,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尽管与城镇连接良好的农村地区在疫情后仍保持了一定韧性,但偏远地区却日渐衰败。在截至2024年的十年间,欧盟农村地区人口减少了近800万,降幅达到8.3%,而城市人口则增加超过1000万,增幅达6%。占欧盟领土约40%且居住着近1/3人口的地区的居民正持续流失。
居民的减少导致商店和酒吧等商业设施空空荡荡,公共交通服务减少,享受医疗服务难上加难,学校越来越没有学生就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这种景象形容为“恶性循环”。意大利托斯卡纳区加尔法尼亚纳市市长拉法埃拉·马里亚尼警告称,“公民应该获得平等服务,但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却要为更差的服务、更高的成本和更少的机会买单”。经合组织地区与城市中心主管拉米娅·卡迈勒·沙维指出,人口流失不仅威胁留下来的人,还威胁到文化遗产、地方方言、传统习俗、农业、环境的保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也威胁到国家安全。
为扭转这一趋势,欧洲一些国家采取的措施包括以1欧元出售房屋、提供基本服务补贴、改造多功能市政建筑、推广乡村旅游以及鼓励建设第二居所等,但这些措施有时也会引发当地居民的反对。经合组织主张农村地区应该“智能式收缩”,即整合服务、改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应用高科技,并积极传播这些地区的生活质量以改变负面叙事。
在西欧地区,逆转人口下滑的政策包括人口计划(如西班牙采取的税收和农村住房激励措施)、针对人口稀少地区的战略(如意大利采取的“内陆地区”计划)、资金支持(如英国的共享繁荣基金)等。
在芬兰的偏远地区,如北卡雷利亚,人口急剧减少:其中一个地区仅有9名新生儿,而死亡人数达150人。已实施的解决方案包括远程学习、激励措施以吸引企业、移动医疗服务、家庭补贴和校车服务,但人口下降趋势依然明显。(编译/王萌)
责编:卢思宇、李萌